母親,一個影響我一生的人
又是一年母親節,首先在這里祝天下的母親們節日快樂。
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聊聊我的媽媽。記憶里,她好像跟其他的母親不太一樣,她不喜歡嘮叨,也很少會關心我有沒有吃好、有沒有穿暖,少了其他母親的噓寒問暖;反倒是我爸三天兩頭給我發消息、打電話,多吃水果,換季了多穿點衣服、襪子太短了、在學校跟別人好好的....以前小,總是莫名有種我媽跟我爸角色互換的感覺;長大后,才懂得她跟其他母親沒什么不同,只是不善用言語表達對我的愛,總是在我身邊一直默默做著一切:每次回家,一覺起來飯桌上總是會出現我喜歡吃的飯菜、水果;很少給我打電話,卻始終關注我的朋友圈;會時不時來渭南看我,每次都是大包小包,臨走冰箱也是塞得滿滿的,凍滿我喜歡吃的餃子。就是這么一個人,不曾想,在我二十幾年人生里深深影響著我,大到一些小事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了我的生命,成為了“我”。
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公就去世了,甚至我記憶里都沒有一點點印記。幾十年來,我媽或許知道自己沒有娘家人依靠、幫襯,總是覺得身上比別人多了一份堅韌與要強。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家里孩子多,老爸一人外出打工總是顯得緊緊巴巴,她靠著縫紉的手藝給七里八鄉的人縫制衣服貼補家用,就這樣在那幾年窮苦時候,我卻三天兩頭吃到各種小零食、飲料,甚至經常得到其他小孩沒有的東西。隨著慢慢長大,周圍同齡人早早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里的時候,她卻依舊選擇花錢讓我從初中到高中一直上課外培訓班,到最終供我上完大學。直至如今,我都畢業、工作好幾年了,每次離家還跟孩童時一樣給我路費,時不時問我錢夠不夠用,從來沒讓我在經濟上有任何后顧之憂。永遠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對我的付出,總是給予我所能給的最好。
記得好些年前,村里垃圾場著火,不知道里邊摻雜了汽油還是什么易燃易爆的物質,鄉鎮環保科來人用了好些個滅火彈也沒撲滅反倒越來越大,聽到他們說這樣不行,當場圍觀群眾不在少數,她卻毫不猶豫回到家里,開了水泵扯了近百米水管出來,讓工作人員用大水澆,持續近數十分鐘大火方滅,卻只口不提水、電費的事;鄰居家里情況特殊,只有老人跟小孩在,生活條件不太好,跟她借了錢,多少年了到現在也沒還完。在鄰居家孫子生病得去醫院,晚上敲我家門說錢不夠,明知道這筆錢不知道啥時才能還上時,她卻說娃看病要緊,仍舊給拿了錢。到現在也從來不主動開口提欠錢的事,默默允著鄰居每年就用一點雞蛋、菜油、糧食等慢慢抵著欠款,給別人溫暖與善良。
自從換了智能手機沒多久學會網上購物,接下來的日子三天兩頭給別人在網上幫買些蔬菜、襪子、衣服、碘伏等等一些小東西,F如今我回家,聽到最多的,就是鄰居們說你媽給我網上買的這菜新鮮很、這襪子實惠的很、衣服質量好的很......聽到這,我心里覺得我媽這“老年人”還真不賴,甚至還有一丟丟小自豪;武漢疫情爆發,村口執勤人員每天只有泡面吃,就老大早起籌劃著給站上送點吃食,我說你也不嫌麻煩,她卻回答說,國家遇到難了,自己盡一份力,也不費啥。不一會,幾張燙面油饃、三四道涼菜、熱菜,用飯盒一裝,騎上電動車就給送檢查站去了。甚至看到村委人手不夠再加上村委會成員年齡比較大,好多注冊“西安一碼通”等事搗鼓不清楚,回家后說是看我能不能去給幫忙。那一瞬間不禁讓我覺得,一個初中文化的農村婦女,心中怎會有著這樣的大愛。
如今,我們都已經工作了,在原本可以享受生活的年齡,可我媽卻跟父輩們一樣閑不下來,依舊選擇繼續辛勤勞作著,愣是前幾年又擱老家搞起了養殖場。她常說一句話,上邊還有三個老人,他們的任務還沒完,這是他們的責任,趁著還能動,多干點、掙點。去年,外婆也去世了,我媽幾天幾夜沒睡覺跑前跑后,張羅著大大小小的事,從頭到尾沒有太多眼淚和話語,始終用忙碌掩飾著自己的悲傷。但到下葬后,送走親友,那句簡單的一句:從此沒媽了,那一瞬間道盡了所有的淚與痛;丶液,整個人精神不靡,擱床上躺了三五天才恢復過來,從此又為了這個家繼續忙碌著、操持著。
就是這么一個農村婦女,她初中畢業,心中卻有著國之大愛;她沒有人庇護,卻照顧著一家老小,肩負起身上責任與擔當;她日子艱難,卻從不低頭一直努力向好;她生活困苦,卻從未忘記內心的善良。這么些年,我從未曾想過這么一個人,會對我產生什么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忽然發現,在我學習、工作遇到問題與困難時迎難而上、勇于擔當,而不再是一味退縮;看到大街上賣東西的老爺爺,仍心存溫良,買回一些沒多大用的東西;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仍舊保持內心豐盈,不卑不亢。在我身上,似乎慢慢看到了以前熟悉的那些刻苦、堅韌、擔當、溫暖、善良......才突然反應過來,她對我的影響竟是如此之大,大到身上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她的影子,甚至有一瞬間,似乎發現我已經慢慢成為了她。
本文榮獲全國第十屆“書香三八”讀書活動征文類優秀獎
作者:公司經濟工作部職工 郝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