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發現新礦物最多的省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獲得國際上承認的新礦物有100余種,其中12種發現于內蒙古自治區,包括丁道衡礦、張培善礦、鋇鐵鈦石、包頭礦、黃河礦、索倫石、汞鉛礦、興安礦、大青山礦、錫林郭勒礦、二連石、白云鄂博礦。
1、丁道衡礦 Dingdaohengite
丁道衡礦是國際新礦物命名委員會于2005年6月8日批準的硅鈦鈰礦族新礦物,以紀念白云鄂博鐵礦的發現者:丁道衡。
2、張培善礦 Zhangpeishanite
白云鄂博螢石中包裹的一個張培善礦顆粒顯微照片( 引自Shimazaki et al., 2008 )
2008年,由日本國家自然和科學博物館地質系、日本東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專家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在著名的《歐洲礦物學》期刊發表了,文中提出一種以張培善先生命名的新礦物——張培善礦。
3、鋇鐵鈦石 Bafertisite
成分BaFe2Ti〔Si2O7〕O(OH)2,含BaO 29.98%,FeO 22.56%,TiO2 15.39%。單斜晶系。呈針狀集合體。亮紅色、黃紅色至淺褐色、秸稈棕色至黃褐色。
硬度5。玻璃光澤。解理中等。密度3.96~4.25克/厘米3。
產于熱液礦脈中,是中國學者1959年發現的新礦物。
美國加州北部、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也發現過這種礦物。
哈薩克斯坦所產的硅鋇鐵鈦石
4、包頭礦 Baotite
以發現地命名是礦物常見的命名方式,包頭礦是1960年在內蒙古包頭發現的一種硅酸鹽礦物。
包頭礦是一種復合礦,它含有鐵、稀土和氟、鉀、鈉等元素。
包頭礦也是共生礦,每年白云鄂博伴隨鐵礦開采出數十萬噸稀土。
美國蒙大拿州和巴基斯坦也有過這種礦物的發現。
巴基斯坦所產的包頭礦
5、黃河礦 Huanghoite-(Ce)
六方晶系。晶體常呈板狀。蜜黃或黃綠色。透明。油脂光澤。具{0001}極完全解理。
硬度4.7。密度4.51~4.67克/厘米^3。
除中國外,目前只有俄羅斯有此類礦物的發現。
俄羅斯所產含黃河礦的礦石,其他礦物成分為:直氟碳鈣鈰礦、碳鍶礦、錳質方解石
6、索倫石 Suolunite
索倫石是中國學者1965年發現的新礦物,產于超基性巖體內的輝綠巖脈中。
成分為Ca2[Si2O5(OH)2]·H2O。斜方晶系。細粒狀。白色。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密度2.68克/厘米^3
產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索倫石。
除了中國,加拿大也是索倫石的產地之一。
產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索倫石。
7、汞鉛礦 leadamalgam
汞鉛礦,產自德國。
汞鉛礦是中國學者1981年在內蒙古小南山含鉑銅鎳硫化礦床中發現的新礦物。
成分為HgPb2。四方晶系。呈粒狀。銀白色。金屬光澤。硬度1.6。
汞鉛礦,產自墨西哥
8、興安石 Hingganite-(Y)
興安石,產自蒙古
興安石,又稱羥硅鈹釔鈰礦,是富含鈹與稀土元素的礦石礦物,是中國學者1981年發現的新礦物,于1982年1月經國際新礦物和礦物命名委會審查通過。
興安石,產自加拿大
興安石的成分為(Y,Ce)[BeSiO4](OH),其中含BeO 10.4%,CeO 13.6%,Y2O3 15.7%。
興安石,產自意大利
單斜晶系。呈不規則粒狀,個別見短柱狀晶體,粒徑0.1~0.2毫米。
興安石,產自瑞典
乳白、淺黃、淡綠色。玻璃光澤。密度4.57克/厘米^3。硬度5~5.5。有電磁性。
興安石,產自挪威
9、大青山礦 Daqingshanite
大青山礦,產自加拿大魁北克
大青山礦是一種鍶稀土磷酸鹽碳酸鹽礦物,成分為(Sr,Ca,Ba)3(Ce,La)(CO3)3-x(PO4)(OH,F)2x。
1980年,由任英忱等人在內蒙古白云鄂博白云鄂博鐵-稀土礦床發現,1982年3月經國際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委員會(IMA)審議獲全票通過,確認該礦物是一種新礦物。該礦物產于內蒙白云鄂博鐵-稀土礦床西礦鐵礦體下盤含多種稀土礦物的白云巖中。
大青山礦,產自加拿大魁北克
大青山礦屬三方晶系。呈扁平狀晶體,偶見菱面。淡灰黃色。透明。玻璃光澤到油脂光澤。顯微硬度335千克/毫米^2。條痕白色。密度3.81克/厘米^3。
大青山礦,產自加拿大魁北克
10、錫林郭勒礦 Xilingolite
錫林郭勒礦,產自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礦發現于內蒙蒙錫林郭勒盟東烏旗朝不楞礦區的矽卡巖型鐵礦床中,為一主要含Pb、Bi、S的鉍復硫鹽新礦物。根據產地命名為錫林郭勒礦(xilingolite)。1982年經國際新礦物和礦物命名委會審查通過。
其化學成分為Pb3Bi2S6,與硫鉍鉛礦相近,但其晶體結構不同。
錫林郭勒礦,產自澳大利亞薩爾茨堡
錫林郭勒礦屬單斜晶系,硬度為3,比重為7.08,金屬光澤。
錫林郭勒礦,產自美國密歇根州。
11、二連石 Erlianite
二連石,產自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二連石是中國學者1986年在內蒙古發現的新礦物。產于海相火山沉積硅質建造,經變質的鐵礦層中的破碎帶。礦物呈黑色,條痕褐色。晶體成纖維狀、鱗片狀,集合體為規則的板柱狀。
成分為(Fe2+,Fe3+,Mg,Mn)24(Fe3+,V)12[(Si,Fe3+,Ti,Al)36O90](OH,O)48。斜方晶系。呈纖維狀、鱗片狀、板柱狀集合體。黑色。透明。絲絹光澤。硬度3.7。條痕淡褐灰色。密度3.11克/厘米3。
12、白云鄂博礦 Baiyuneboite (Ce)
氟碳鋇鈰礦 Cordylite-(Ce),產自加拿大
白云鄂博礦是中國學者1987年在內蒙古白云鄂博發現的新礦物。未被IMACNMMC確認。
六方晶系。偶見六方薄板狀,常呈不規則粒狀,粒徑0.3~3毫米。呈黃到米黃色。具油脂光澤或金剛光澤。硬度4.5。條痕白色。密度4.30±0.011/克厘米^3。
編輯:綜合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