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18日,陜西省合陽縣—澄城縣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項目野外工作驗收會議在我隊渭南隊部召開。
陜西省合陽縣—澄城縣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項目屬陜西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由我隊通過投標中標方式承擔,項目經費340萬元,項目工作起止時間為2009年11月—2010年12月。該項目設計書于2009年11月16—18日通過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評審,項目組元月5日開始野外物探工作。
接受任務后,該項目得到了隊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隊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實施方案,及時抽調生產技術骨干力量成立項目部。根據項目面積廣、工作內容多、實物工作量大、工期緊等特點,統一工作思想,統一工作方法,統一安排,野外工作自2010年元月全面展開,到2010年10月,相繼完成1∶1萬重點地段α卡剖面測量、重力測量、電測深、人工淺層地震、水文地質鉆探、水文測井、抽水試驗及水文地質調查等工作。
該項目工作區位于渭北旱塬缺水地區,上覆厚層黃土,巖溶露頭少,同時由于巖溶水埋深大,施工難度大,費用高,重點調查區內可供調查的水井極少,區域內僅有可供調查的水井又因抽水無法測量水位。項目組8位工作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在野外調查工作中認真執行項目設計和相關規范,圍繞項目目的任務積極開展工作,及時整理野外資料,資料準確、可靠,原始記錄較齊全,符合規范要求。三級質量檢查工作較及時、規范,質量檢查記錄較真實完整。CH1、CH2探采結合示范井分別于7月、9月順利完井并移交當地政府,水量豐富,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極大地緩解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困難。
驗收會上,專家組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組野外工作認真執行了項目設計和相關規范,緊緊圍繞項目的目標任務積極開展工作;水文地質測量、水文物探、水文地質鉆探等工作質量符合規范要求;野外原始記錄齊全,所獲得的資料準確、可靠;室內資料整理及時規范;項目總體工作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同意該項目通過野外驗收,質量等級為優秀,建議可轉入成果報告的編寫階段。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肖平新、陜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副總工程師金海峰、陜西省國土資源廳財務處高級經濟師劉佰敏、陜西省地勘基金項目管理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李錦、渭南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楊建倉、陜西省地礦局地科處副處長董天印、渭南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科長張錦玉、澄城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楊民權、合陽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盧耀民以及我隊總工、勘院總工等20余人參加了驗收會議。 (隊 宣)
圖為會議現場
編輯:綜合地質大隊